早年,台湾奥美广告公司曾为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5周年庆活动创作一篇文案:《我害怕阅读的人》。 这篇文案让许多人自惭形秽,巧妙地勾起了人们的阅读欲望,至今仍为人称道。每次读来,都有每次的惶恐。 其实,联想到中医,又何尝不是如此? 学中医的人,他们博览群书,博古通今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明阴阳,懂八卦,与他们待在一起,可能同样会照见你内心的不安。跟他们谈话,你可能也会像一个透明的人,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。 学中医的人,他们同样永远感觉不知足,活到老学到老,人生永远没有毕业。总是忙着浇灌自己的饥渴,让自己成为敞开的桶子,随时准备装入更多。因为每多学一点,就是对生命多敬畏一分,就是对患者多负责一点。 学中医的人,血液里同样充满答案,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。他们同样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虽然不是以王者的姿态俯视一切,而是以悲悯的情怀俯视苍生,但那自信从容,同样是这世界上最好看的一张脸。 学中医的人,天地万物仿佛都能成为他们手中的药物,他们一个人就如同一家医院。在他们那里,中医同样不是知识,更是魔力。尤其是对于外国友人来说,这种魔力的作用影响更甚,这也使得中医能够昂首进军全世界。 学中医的人,他们懂得宇宙的奇妙,天地的万化,总能与天地自然和平共处。他们像是自然的使者,与身体通灵,得以窥探人类的奥秘,让人不可思议。 学中医的人,他们像是一个算命高手,可能只是一面之缘,就能通过你的言行举止,你的色相体貌,判断你此后今生。 学中医的人,他们同样很幸福,是更加伟大的幸福。当患者以性命相托,他们帮助患者重获健康时,那来自于患者及家属的感恩和认可,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。 他们是人类爱戴的活菩萨,有着绝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。每一位良医的积德行善,普救含灵,就是一种修行。难怪北宋范仲淹说:“不为良相,便为良医。” 学中医的人,总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,他们能发现这个世界的美,无论现实中是富有还是贫穷,他们的内心都足以强大到富足,有着最自洽的生存哲学。 学中医的人,更容易成功,因为他们更加自律,懂得如何永葆生命的强韧与活力,保障健康才能笑到最后。 反观那些不负夜太美,胡吃海喝,自认为享受当下,逍遥快活之人,殊不知正上了无知的当,体质和精神终将滑向不可救赎,悔恨随时都会晚矣。 就像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,“你们用5年时间做成的事情,我用20年去做。如果这样还不行,我就保持身体健康,心情愉快,到80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。” 所以你看,真正能笑到最后的人,真正成功的人,永远只属于懂得如何健康,并去做到健康的人。 学中医的人,大都是慈爱孝顺的人。“为人父母者不知医,谓不慈;为人子女者不知医,谓不孝。”以医道去行孝,以医道去慈爱,才不会盲目无措,抵挡得了生活的不断添乱,维护好自己的小家。 反观多少人,我们知道怎样孝敬父母?怎样慈爱子女吗?当父母亲朋,深陷疾病的囹圄,被治得死去活来,我们能够施以援手么? 恰恰相反,多少人溃败于无能为力,除了把全部希望押在医院,就只能徒劳祈求老天的手下留情。 我“害怕”学中医的人,他们是妙手生花,是播撒爱的人。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学点中医,不为救人,但为救己;不为别人,但为家人;不盲目于生活,亦不可笑于无知。 |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 |
1、凡标注“原创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县域医疗卫生市场研究中心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县域医疗卫生市场研究中心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iyuanru@126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