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医药+互联网的不归路! 最近捣鼓干赢精选,搞得头晕脑胀,顺便也把求职招聘插件功能给做上了,总之循环医药会越来越像在线学习平台的方向去发展。 这几天因为友人的一个独家抗生素,所以开展了坑人且又不走心的研究之旅,顺便也研读了下纳里健康、玖玖骨科等新的移动互联网APP。恰好处方药电商有开禁苗头,且今日分级诊疗意见也顺利出山,所以禁不住写些医药+互联网的内容。 早先,跟很多医药人探讨过:医药是互联网+还是+互联网合适?我一直认为+互联网是比较合理的选择。 举例说明:处方药营销拼的就是与医生近距离接触,要不停地去教育、教育、教育,为的就是让医生形成处方习惯。 怎么与医生接触呢?自从中华医学会被审计了一下后,所有医学杂志的经营口子一下子紧了,以及所有有关学会的一切费用都腾的涨了。且随着反商业贿赂越来越紧,医药代表几乎就是半下岗的现实。 那么困惑就来了。是高举高打?还是润物细无声?高举高打,成本高,且不一定有良性回报;润物细无声,等有声的时候,同志们早就下岗了,业绩呀。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“医药+互联网”。 目前大多数公司就在践行“医药+互联网”,但总体方向有点歪。有人理解微信营销的三个层级:展示、推送、互动,分别对应的是各企业的微官网、文章推送、线上线下互动。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:每个企业都这么做,怎么才能在展示、推送、互动中出挑呢?(我们面对的是信息爆炸) 在我个人看来,想出挑,必须要出得起足够的成本。 1、想图谋整合的心态不能有,因为这世上已经不存在走眼的笨蛋了。 2、从垂直领域下手,最好用第三方身份,比如玖玖骨科。 4、建立大媒体平台,为的是能有发声的机会,那么出硬通货收购应是必须的途径。 5、利用各平台兑现出口稀少的机遇,设计出一套良性现金流的商业模式。(如果你能想出来,那真是出小钱撬动大市场) 6、移动医疗互联网+,医药企业暂时不要碰,因为你还没想明白。 7、对于医生集聚的端口或APP可以适度合作,并评测其投入产出比。合理的话,直接拿钱砸收购或参股。 8、早先布局医药电商,因为处方药网上销售放开应该不远了。 9、为终端提供合理的信息工具,这比给多少促销费都有效得多。 10、不要迷信群,群这东西,可信克不信。花费了足额的时间,赚的却是小小的红包,不太值。 今天写文章已经很晚,所以就此搁笔,最后一句话:不要迷恋整合,这年头被打眼和打眼的机会和SB不多了! (明日细细分析下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为了干赢精选,得拼下命。) 真爱就打赏付费支持,说别的就没意思了。 2015年9月12日起,干赢精选正式登陆,第一个重磅众筹产品“三七粉99元/99克。动心那就下手快点! |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 |
1、凡标注“原创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县域医疗卫生市场研究中心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县域医疗卫生市场研究中心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iyuanru@126.com |